今年春天,超过40%的沙尘来自国外。治理的难点在哪里?

日期:2023-05-19 22:28:30 / 人气:92

本站编辑|本站编辑于张旭|翟瑞敏沙尘天气再次来袭。中央气象台2023年5月19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5月19日8时至5月20日8时,新疆、北京等10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或浮尘,其中,内蒙古中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沙尘天气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天气,多发生在北方。中央气象台此前表示,2023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过程次数较十年同期偏多。据统计,截至4月30日,今年以来中国北方已出现12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此,中科院院士、兰大教授黄建平的研究团队近日发表论文介绍,蒙古国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造成2023年中国北方沙尘天气的主要沙尘源。其中,蒙古对中国北方沙尘的平均贡献约为42%,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平均贡献约为26%。这篇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的论文全称是《2023年3月和4月蒙古贡献了中国北方超过42%的沙尘浓度》。为了进一步揭示不同沙源对中国沙尘事件的影响,团队利用HYSPLIT模型和轨迹聚类分析,对2023年3月和4月中国北方沙尘天气期间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扩散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团队指出,在3-4月的10次沙尘事件中,4次沙尘事件主要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5次沙尘事件主要来自蒙古。在3月7日和4月12-15日的沙尘天气中,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主要来自局地。4月9日至11日,约37%的沙尘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27%来自哈萨克斯坦,通过新疆和蒙古到达中国北方。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兰大教授陈思宇说,3月9日至11日的沙尘事件中,蒙古国的沙尘浓度对中国北方的贡献高达45%,3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北方的贡献高达75%。3月19日至24日,蒙古对我国北方沙尘浓度的最大贡献超过63%,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沙尘过程。此外,在4月剩余的两次沙尘暴中(4月3-4日和4月18-21日),蒙古仍是我国北方沙尘浓度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42%和62%。她认为,冷锋和蒙古气旋这两个天气系统主导了这些沙尘事件,造成蒙古大范围扬沙,促进沙尘跨境输送,导致中国多地出现短时强沙尘暴。随着冷锋向南推进,沙尘也向南扩散,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严重污染天气。本站注意到,4月11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在以“沙尘”为主题的在线通气会上也介绍,从沙尘的来源来看,2023年的沙尘天气基本是由蒙古气旋带来的大风造成的。为什么蒙古经常出现沙尘?本网早前报道,蒙古国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接近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但人口只有300多万。这个国家的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春季经常出现暴风雪和沙尘天气。研究表明,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个内陆国家正在经历高温、热浪和干旱的恶性循环。蒙古不断受到高温、干旱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反映了世界上许多气候脆弱地区的情况。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对本网表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抽取地下水等,都会造成荒漠化,导致地表植被退化,土壤风蚀。“当沙尘暴过境时,风蚀土壤会为沙尘暴提供更多的尘源,从而加强沙尘暴的强度。”吴波说。他指出,源于蒙古南部戈壁沙漠地区的沙尘暴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最为突出,对华北、东北、华东地区也有重要影响。“作为中国的上游地区,蒙古南部的荒漠化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方有相似之处,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为境外沙暴源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减少沙尘暴的危害。”事实上,中蒙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消息,2012年,蒙古国国家荒漠化治理委员会秘书长一行12人访问中国林科院,双方就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交流。2013年以来,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多次为蒙古国举办荒漠化防治研讨会,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荒漠化防治经验。2017年以来,在中国荒漠化防治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中科院王馨平教授为技术带头人,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南部开展了中国治沙典型技术示范,示范面积27公顷,有效固定了当地的流动半流动沙丘,示范区草本植物明显增多。最新消息显示,2023年5月4日至9日,在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支持下,国家林草局邀请蒙古国总统环境与绿色发展顾问巴图胡一行访华。主要目的是与蒙古讨论支持蒙古的“种植十亿棵树”计划和建立“中蒙防治荒漠化合作中心”。据悉,蒙古国代表团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考察了绿洲防护林、节水灌溉、牧草高产稳产技术模式,参观了沙尘监测平台和定位监测设备应用情况,并在北京林业大学与中方专家就菌草实用技术、风沙土改良、荒漠化监测、矿山生态修复、桑园生态产业等进行了座谈交流。然而,“目前,预测来自蒙古的跨境沙尘事件的能力不足,并包含不确定性。”陈思宇在上述论文中说,“由于蒙古国缺乏完善的区域协同观测网络,不同土地覆盖上的风蚀机理复杂。目前蒙古国沙尘跨境输送识别监测能力较弱,沙尘排放方案模拟精度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大气环境预测预警能力。”她指出,要观测蒙古沙尘的长期输送过程,开展野外观测实验,进一步确定蒙古沙尘的主要路径及其影响区域。发展粉尘智能识别和源头追踪技术。为了提高蒙古沙尘模拟的精度,在不同的地表下(沙漠、牧场和稀疏草地)构建了沙尘排放方案。此外,有机整合多源数据,智能提取沙尘暴事件特征信息,建立沙尘暴标准样本数据库,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未来沙尘暴精细化预报系统。除了与国外合作治理荒漠化,中国也在不断加强防治沙尘的力度。国内荒漠化治理取得成效,其中标志性工程是“三北防护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张亮在2022年7月2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三北防护林前五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截至2020年底,三北工程4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3174.2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84%,沙化土地面积初步控制在45%以上。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第六期建设期。1月30日,国家林草局在《关于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回复称,目前,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按相关程序报批。张亮曾表示,三北六期工程将以巩固和发展祖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高质量的示范工程。吴波认为,未来仍需坚持“近自然恢复”的理念,即利用当地原生物种将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为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接近地带性植被的生态系统。吴波对本网指出,“要依靠自然生态过程,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工辅助和管理措施,将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人类干扰前的状态,实现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而建立中国北方防沙生态格局,减少沙尘暴过境时地表释放的粉尘量,减轻沙尘暴的危害。”

作者:香格里拉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香格里拉娱乐 版权所有